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装修效果图 装修效果图

教堂设计师_教堂设计

tamoadmin 2024-08-25 人已围观

简介1.神圣而又感性的圣家族大教堂2.教堂内部的设计有怎样的艺术?3.圣马可教堂的内部是如何设计的?4.圣彼得大教堂是如何设计建造的?下期预告哥特绘画的巅峰:锡耶纳画派创始人杜乔·迪·博宁塞纳(Duccio di Buoninsegna)和他的弟子西蒙·马丁尼(Simone Martini) 哥特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是13至15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流行于欧洲的一种

1.神圣而又感性的圣家族大教堂

2.教堂内部的设计有怎样的艺术?

3.圣马可教堂的内部是如何设计的?

4.圣彼得大教堂是如何设计建造的?

教堂设计师_教堂设计

下期预告哥特绘画的巅峰:锡耶纳画派创始人杜乔·迪·博宁塞纳(Duccio di Buoninsegna)和他的弟子西蒙·马丁尼(Simone Martini)

哥特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是13至15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形式, “哥特式(Gothic)”一词于文艺复兴时期出现,字面翻译的话,Goth就是“野蛮人”,Gothic意为“野蛮人的”,在当时是带有贬意的。说起哥特式建筑,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法国的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Cathedral)或者德国的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比较少的人会想起这座无论宗教地位还是艺术地位都绝不低于巴黎圣母院的兰斯大教堂(Reims Cathedral)。

夜幕下的兰斯大教堂

教堂的铺路石砖,用来纪念496年主教圣雷米在这里为法兰克国王克洛维施洗

画家Domenico Quaglio(1787-1837)笔下19世纪的兰斯大教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中燃烧的兰斯大教堂

教堂中纪念一战的标志

和平中宁静的兰斯大教堂

兰斯大教堂位于法国“王者之城”——兰斯,兰斯之所以被称为“王者之城”是因为从1027 年开始一直到法国大革命,共有25位法国国王在兰斯大教堂加冕,其中包括法兰克王国的奠基者克洛维一世(Clovis I)、路易十三(Louis XIII)等国王,当然还有1429年由圣女贞德(Jeanne la Pucelle)护送加冕的查理七世(Charles VII)。在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中,贞德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入侵,1431年,19岁的贞德被处以火刑。据说贞德被囚禁期间,查理七世没有取过任何援救她的措施。这应该也是为什么几百年过后,大家常提起的是“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的贞德,而不是这位主张谈判求和的国王。无论地域,无论年代,人类真心敬服的总是美德、勇气和才智,而不是权利和金钱。

**中贞德的形象(《圣女贞德》 / 导演:吕克·贝松)

**中贞德的形象(《圣女贞德》 / 导演:克里斯汀·杜瓦)

**中贞德的形象(《圣女贞德蒙难记》 / 导演:卡尔·西奥多·德莱耶)

英格丽·褒曼饰演的圣女贞德(《圣女贞德》 / 导演:维克多·弗莱明)

1429年正在加冕的查理七世

中世纪绘画中戎装的贞德

学历史有两个好的学习工具,一个是地图,一个是影像记录。中世纪历史在后者上面有很大的优势,因为有很多中世纪的**电视剧可以看。

接着说兰斯教堂。兰斯大教堂非常的宏伟,教堂中殿(Ne)长138.75米,宽30米,高38米,踏入教堂便会被典型哥特式的垂直线条和巨大的彩色玻璃窗户(Stained glass?)所震撼。为了追求高度、亮度所带来的震慑人心的效果,营造一种通往天国的意境,哥特式教堂内部有很大部分被窗户占据,在下面的一张巴黎圣母院的中大家几乎看不到墙壁,只有柱子和镶嵌的柱子中间的玻璃。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没有电灯的中世纪置身于教堂里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教堂的内部摇曳着昏黄的烛光,阳光被巨大彩色玻璃改变了颜色和亮度,随着时间变换着色彩,投射下宝石般的光芒。

下图是兰斯大教堂北侧耳堂(Transept)的玫瑰花窗(Rose window),它被设计成时钟样式,12个格子依次展现了圣经中创世纪的故事。

色彩绚丽的玫瑰花窗

巴黎圣母院的玫瑰花窗

巴黎圣母院震撼人心的哥特式长玻璃窗

玫瑰花窗(西班牙马卡雷纳教堂)

玫瑰花窗(由高迪设计的西班牙圣家族大教堂)

玫瑰花窗

玫瑰花窗(青岛某教堂的玫瑰花窗)

兰斯大教堂的彩绘玻璃汇聚了不同时期的作品,在时间上跨越了大约7个世纪,从13世纪到20世纪。不仅有中世纪时期的玫瑰花窗,还有现代主义的彩色玻璃。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画家夏加尔(Marc chagall)为教堂设计制作的彩色玻璃窗。夏加尔从1968年开始接手玻璃窗的制作,历时6年,于14年终于完成了这几扇总面积75平方米、蓝色调为主的玻璃窗。教堂真会选人,夏加尔梦幻的色彩真是再适合彩色玻璃不过了。

夏加尔设计的彩色玻璃

夏加尔的绘画作品《巴黎天空的花束》

有时候会幻想一下这幅《巴黎天空的花束》做成彩色玻璃窗什么样子。夏加尔是我最喜欢的画家之一,喜欢他色彩有的带着故土和童年忧愁的浪漫。他的自传《我的画就是我的记忆》非常有趣,自传写的像诗一样,典型的文艺青年的文笔,但是看了他的画就不奇怪他的自传写成诗了。书中有一个片段我印象很深,细节记不清楚了,大概就是,夏加尔学画画的时候跟他的父亲要钱,他的父亲不希望他学这种没用的东西,把一把钱从窗户扔了出去,给你钱,自己捡去吧。每次想到都会脑补一下当时的画面,囧。

因为夏加尔还爱屋及乌的喜欢**《诺丁山》,本来觉得这什么破片,剧情还能不能再俗气一点,演到女主角和男主角都喜欢夏加尔的画,瞬间觉得**高大上了,这不就是浪漫吗?当然还有休叔传说中上层阶级做作口音也是百听不厌..

好了,下面几张是创作中的夏加尔的照片,大家觉得颜值怎么样,帅么?本来想用一张看起来清晰的正面照,但是我感觉画家还是在画画的时候最迷人,就像护士在护理病人的时候,老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诗人在饮酒赏月作诗的时候,演员在投入角色的时候,鱼儿在游泳的时候,花儿在展开花苞的时候,鸟儿在飞翔的时候,白云飘在蓝天,雨声在初秋夜半,烤鸭外焦里嫩,豆腐刚出锅.......有点想不起来要说什么了..

绘画中的夏加尔

绘画中的夏加尔

绘画中的夏加尔

言归正传,题目叫兰斯的微笑,怎么也得说说兰斯的微笑是什么吧。

古老的建筑本身都是一个博物馆或美术馆,先不说里面的艺术作品还有建筑物本身,就连它里面的空气都因为被时间浸染而变得珍贵,身处教堂里面古老的气息中,离历史那么近,宗教,艺术,战争,鲜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一辈又一辈人的喜怒哀乐,都在参观者的一呼一吸中。

这也是为什么去参观古建筑的时候要提前看些书做做功课,不然跑那么远去看个大房子,顶多感叹一下好高好大,有什么意思呢。有次故宫玩,导游说很多人并不太了解故宫的文化内容,只是“我来我拍照我走人”,这部分游客呢,就被叫做“数房檐儿”的,虽说也去了故宫,感受到了故宫的气派,但是大老远跑一趟不多了解一些还是很遗憾的。

又扯远了,再扯下去结不了尾了。说一下今天的题目——“兰斯的微笑”。

兰斯大教堂内外布满了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的雕塑,共有雕塑2000多座。教堂大门正面有一座天使的雕像,笑容被雕琢的非常生动,让人印象深刻,这位天使的微笑就被称为“兰斯的微笑”,现在也是这座城市的象征。

一战的时候兰斯教堂被严重烧毁(可以参照前面的),据说为了修护这座天使雕像,才修复了兰斯教堂(这个不知道是真的的),历时80年才修复好这座受损严重的教堂。

如果大家有机会去兰斯大教堂,可别忘记找一找这位美丽的天使在哪里呀!

下期预告:哥特画家

微笑的天使

微笑的天使

神圣而又感性的圣家族大教堂

朗香教堂相信大家都不会太陌生,属于非常神圣的地方,那么它的设计特点是什么呢?首先它的重点最主要是在建筑外形和造型上面,没有传统教堂的模式,也没有现代的手法,反而成为了艺术品。它的造型很独特,平面一点都不规则,墙体基本上都是属于弯曲的,甚至有些地方还是倾斜的,另外它的祈祷室是属于塔楼式的,外观看上去就跟粮仓没有多大的区别,在白色的墙面上面还能看到窗洞,有些是属于方形的,还有些是属于巨型的,在上面还能看到彩色的玻璃,室内空间也没有规则,墙面呈现出来的是弧形,光线透露进来的时候,会产生出别样的气氛。

教堂内部的设计有怎样的艺术?

安东尼·高迪·克尔内特是一个前卫而又疯狂的建筑艺术家,他设计的建筑是独特而又浪漫,他一生最伟大的作品就是神圣家族教堂,是他43年的心血。那么,就让城市文化带你欣赏一下圣家堂的魅力吧。

简介

圣家族大教堂又译作神圣家族大教堂,简称圣家堂,是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的一座罗马天主大型教堂,由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1852–1926)设计。尽管教堂还未竣工,但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遗产。

圣家堂无疑是全球最奇特的教堂,是由历史上最古怪的设计师之一的安东尼·高迪设计建成。圣家堂从1882年开建,教堂尖塔酷似被拉直的章鱼爪,然而由于高迪的设计太过复杂,该教堂到现在还未完全竣工。完全竣工的教堂有三个立面、18个塔子。其中最高的塔子高170米,代表着耶。在高迪去世100周年之际即2026年完成这个巴塞罗那的地表建筑,虽然这个时间也太长了一点。

发展

2010年11月,教皇本笃十六世将教堂封为宗座圣殿。圣家族大教堂始建于1882年,后高迪于1883年接手主持工程,融入自己的建筑设计风格、哥特式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进行了建设。高迪将他的晚年投入了教堂的建设,直至73岁(1926年)去世时,教堂仅完工了不到四分之一。

圣家堂的建设进展缓慢,仅靠个人捐赠和门票收入维系,中间又受西班牙内战干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间的建造时断时续。2010年,建设的进程过半,然而整个建筑过程中最大的一些挑战依旧未被解决。预计于2026年,即高迪逝世的百年纪念之时完工。

圣家族大教堂的建设长年来饱受争议:有人质疑高迪本身的设计;质疑高迪去世后的建设可能违背了高迪的设计意图;以及西班牙与法国间高速铁路地下隧道的建设可能会影响教堂的稳定性等等,但其仍以独特的形象成为了巴塞罗那的地标性建筑。

建设背景

建造这座教堂的想法是由巴塞罗那书商约瑟夫·博卡贝拉提出的。他是“热爱圣约瑟宗教协会”的创始人,该会于1874年开始宣传筹备圣家堂的建设。1881年,在多笔捐赠的支持下,崇敬会买下了12800平方米的土地。1882年3月19日,地下圣坛开工,时任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德·比利亚尔设计方案是标准的哥特复兴式教堂。地下圣坛在次年3月18日比利亚尔辞职前完工,后由高迪接受并对其设计做了极大的改动。高迪于1883年接手了教堂的建筑工作,到于1884年才被任命为总建筑师。

建筑规划

尽管从未被当做主座堂来建设,圣家族大教堂从一开始的设计就是一座有主座堂规模的建筑。圣家堂的初步规划与早先的包括布尔戈斯大教堂、莱昂大教堂和塞维利亚大教堂等在内的西班牙教座堂有明显的联系。与加泰罗尼亚和许多欧洲的哥特式大教堂一样,圣家堂的内部构造较为复杂,其中有两条走廊、一条延伸出七个半圆礼拜堂的回廊、为数众多的高塔和三个结构装饰各不相同的大门。

西班牙的大教堂常常被不计其数的礼拜堂和教会建筑环绕,然而圣家堂的规划则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特征:包围教堂的是一条横贯三个大门前厅的矩形回廊。除去这一点而言,教堂的初期规划受比利亚尔建设的地下圣坛的影响,几乎无法看出后来高迪设计的复杂和教堂与其他传统教堂设计的区别。

建筑高塔

高迪最初建造18座高塔,按照高度上升的顺序依次是十二门徒、玛利亚、圣经四福音书的作者和最高的耶基督。截至2010年,对应诞生立面四门徒和受难立面四门徒的八座高塔已经建成。高塔的完工将会使圣家族大教堂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教堂。

四福音书作者对应的高塔将会立有他们各自的象征雕塑:公牛(路加)、天使(马太)、鹰(约翰)和狮子(马可)。中央的耶高塔上将立有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由于高迪认为自己的作品不能超越神明的创造,塔总高(170米)比巴塞罗那的蒙特惠奇山低一米。较低的高塔上则立着成捆的小麦、圣餐杯和葡萄,象征圣餐礼。

建筑立面

圣家族大教堂共有三个立面:面向东方的“诞生立面”、面向西方的“受难立面”和面向南方还未完工的“荣耀立面”。诞生立面早在1935年教堂施工中断前就已完工,受高迪风格的感染最为直接。受难立面则是按照高迪1917年的设计构想建造的,于1954年在简要的规划基础上动工,后于16年完工。

受难立面的整体特征简朴而饱经风霜,塔顶的十字架上的耶受难像形象憔悴。这些饱受争议的设计来自雕塑家约瑟·苏维拉齐斯。荣耀立面的建造始于2002年,将会是三个立面里最大、最有纪念意义的一个,主要象征的是耶升天。立面同样也会描绘诸如地狱、等场景,还会包括七宗罪和七美德等元素。

文化价值

复杂形体建筑由于其独特的形式、较高的艺术价值在一些纪念性的建筑中为建筑师及参观者所推崇。作为复杂性体建筑,圣家族大教堂的建造虽然持续了一百多年,中途停工多次,主建筑师也换了近十轮,但最后的建成效果却高度符合高迪设计的原貌,并没有因其形体的特殊性出现设计过程和建造过程的脱节。这对于建造当代的复杂性体建筑来说,有着相当的参考价值。

此外,圣家族大教堂的建造时间长久,其建造的历史与技术发展的历史几乎同步,许多新技术的运用都体现到了它的建造中,这使得圣家族大教堂成为了一个比较分析不同时期技术方面异同的难能可贵的例子,对于建造当代复杂性体建筑有重要意义。

圣家族大教堂的造型奇特,最与众不同的是教堂大门所对应的三个立面,建筑风格截然相反,而每种风格又与传统教堂的大门完全不同。这种完全不同甚至怪异的建筑风格统一地表现在历来严肃和教条的教堂建筑上,并且在漫长的历史中保留下来未见有教徒们的异议,这本身就令人不可思议。

从其整体设计和装饰手法而言,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宗教建筑设计规范。强烈的艺术欲望通过宗教建筑显示出来,结果产生了一种不伦不类的怪异形式。圣家堂成了一个起先河作用的杰作,并以独具一格的姿态闻名于世。

社会反响

路易斯·沙利文高度评价了圣家族大教堂,称其为“过去二十五年来最富创造性的设计,石头都充满精神”。时代杂志评价教堂“感性、神圣、异想天开、生机勃勃”。乔治·奥威尔则将之称作“世界上最狰狞的建筑之一”。尽管备受争议,圣家族大教堂以其独特的形象成为了巴塞罗那的象征,每年吸引约250万游客到访。

圣家族大教堂的一部分与高迪在巴塞罗那的其它六个建筑作品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遗产,评价称“见证了高迪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建筑技术的杰出创意与贡献”,“呈现了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和“对花园、雕塑以及所有装饰艺术和建筑的设计产生了极大影响”。

圣马可教堂的内部是如何设计的?

语言和戏剧演出的审美、情感作用,倘若处在它得以实现、表现和存在的宗教建筑环境之外,是不可能被深刻地感到和理解的。值得指出的是,西方的艺术都是从教堂或者说通过教堂表现出来的,戏剧、音乐是在教堂里表现的,如中世纪的宗教剧和唱诗班的歌唱艺术和管风琴的演奏;绘画装饰艺术是通过教堂表现出来的,而教堂本身也是一种艺术。

圣彼得大教堂是如何设计建造的?

圣马可教堂建筑格局遵循拜占庭风格,平面呈希腊十字形,上覆五座半球形圆顶,正面宽51.8米,有五座棱拱型罗马大门。在圣马可教堂正门的拱门上层中央,有四尊金色的跃马铜像,原是人在公元1204年,从君士坦丁的竞技场取回来的。这四尊金色铜马,曾被拿破仑安放在巴黎的广场,但后来又被奥地利人拿回。从那时直到现在,它们一直都放在教堂上,象征着的力量与权力。

在大教堂正面拱门上方,有四个大的弦月窗,在弦月窗里有17世纪时绘制的马赛克图饰,内容主要是描述耶稣的传记。观看这些马赛克图饰,最好是在日落黄昏时刻,因这时太阳的金色光线从窗外射入与马赛克的各种色彩相互辉映,形成一种美丽的景色。大弦月窗上面的哥特式顶饰,是14世纪时创建的,后来陆续有许多位雕刻家接替这项工作,这些雕刻家大部分都是从托斯卡纳来的。圣马可教堂的内部建在一个高的平台上。

在古时候,教堂和庙宇里面的地板比外面的路面高,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调它们的神圣。教堂的建筑方式依照希腊十字形设计法,教堂内部的地板是用大理石铺就的,以马赛克拼饰方法镶制成的圆柱是用完整的珍贵大理石雕成的。另外,墙壁上也镶有彩色的大理石。在教堂上半部墙壁和圆形屋顶上,都镶有用黄金或玻璃制成的马赛克拼饰,这些美丽的马赛克拼饰与稍暗的教堂内部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使它们看起来更为闪亮。

这所教堂和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很早就和东方产生接触,因此这所教堂在建筑上深受西方及东方的影响,教堂的十字形设计法、拱门、圆形屋顶和内部装饰受到拜占庭式的影响,而基本构造则受到罗马式的影响。从这所教堂可以看出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互相影响融合的痕迹。

圣彼得大教堂(St.Peter’sBasilica)是最能代表文艺复兴盛期的建筑物。“它仿佛是天体运行轨道在地上建筑物的投影,它是宗教建筑的极致,也是建筑哲学的最高象征”。这里原有的巴西利卡,是公元330年在原来尼禄圆形剧场的遗址上建造的。此处是圣彼得殉道之地,因此被称为圣帕西小教堂彼得教堂。这个教堂于1506年奠基,直到一个世纪以后的1626年才最终建成。布拉曼特设计的平面是,在一个正方形上做希腊十字形状,沿四个小十字的边做礼堂,在这之上各建一个塔。布拉曼特运用古罗马的经验创造出巨大的角柱和拱券。1514年布拉曼特逝世,由拉菲尔,后来由佩鲁奇、桑迦洛、米开朗琪罗继续进行设计。1564年米开朗琪罗在工程进行到穹顶鼓座时逝世,这个穹顶最后是由G.戴拉波特和D.封塔纳于1590年完成的。大穹顶离地面137.7米